写在前面
上周我们认为金融监管仍在扩散,金融反腐仍在蔓延,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观望,静待市场磨底完成。
对于本周,我们认为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投资者悲观情绪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维稳预期结束,市场恢复常态后,投资者情绪仍有反复,市场大概率会在3000点附近反复磨底。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去伪存真,甄选优质股票,逐步布局。
侃侃市场
金融去杠杆引发的悲观情绪,有望在近期迎来回暖契机,但仍会反复。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蔓延,是导致近期市场持续调整的直接原因。近几日监管部门的表态和行动,有望缓解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首先,5月11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提出,央行近期正在召集“一行三会”加强监管政策的沟通协调、统筹推进;
第二,央行5月11日提前公布MLF续作,并于次日进行了4590亿的操作,为市场主动注入流动性;
第三,5月12日银监会的表态重点提到:“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实行新老划断”、“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等;
第四,央行5月12日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4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报告同时强调,将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
第五,银行、保险、证券等沪指重要成分股在周四、周五表现突出,投资者普遍解读为“维稳行情”。这体现了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监管层对市场的呵护。
一系列的言论和行动,表明政府已关注到当下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执行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债市、股市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以及已经发生或可能会继续引发的风险。从中长期看,金融去杠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正确的方向。而在具体执行中,也难免带来短痛。投资者的短痛有望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投资者对“维稳行情”的预期,可能会因“一带一路峰会”的闭幕而结束,投资者的情绪难免出现反复。
资金紧平衡和市场波动是常态,结构性分化是主旋律。
4月M2同比增10.5%,为2016年7月以来最低;4月社会融资规模13900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1000亿,超出市场预期。这暗示,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资金“脱虚向实”、回归传统信贷或是方向,金融市场流动性或呈现“易紧难松”的格局。而美元加息预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货币政策的紧平衡成为必然选择。
市场回归本源,诸多扰动因素带来的波动将是常态,结构性分化是主旋律。根据统计数据,剔除新股次新股,今年以来上涨的股票占20%,下跌的股票占80%。数据有效的阐释了二八现象。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中,这一现象还会持续存在,直至经济的强势复苏或衰退,或者货币政策的巨大变化,而这几个现象很难在短期发生。市场将继续去伪存真,真正的成长股和价值股会继续受到投资者青睐;而伪成长股和伪价值股将会继续被市场抛弃,不宜抱有任何幻想。
聊聊配置
底部酝酿,把握真金。市场近期的调整,让投资者鉴别了真伪,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布局机会。在监管部门引导下,投资者情绪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会反复。市场大概率会在3000点附近反复筑底。在筑底过程中,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去伪存真,甄选优质股票,逐步布局。市场已经在回归本质,对优质股票不必悲观,对劣质股票不抱有幻想。少一些博弈,多一些深度思考和研究,把握住20%的真金最为重要。
我们认为市场的真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真正的改革标的,特别是国企改革中的“混改”机会。改革是政府必须大力推动的工作,这是重新释放中国社会和经济活力的唯一选择。选取的标的,要能切实的在可预期的未来看到公司的正向变化,包括管理改善、业务转型或业绩提升等等,不能仅停留在概念炒作或简单的事件驱动层面;
二、消费升级或产业升级驱动带来的真价值股和真成长股,主要包括家电、食品饮料、苹果产业链、自主品牌汽车及产业链等领域。涨幅已经较大不是不能买入的理由,核心是对其业绩增速和成长空间的深度研究和判断;
三、具备较深护城河和相对垄断地位的行业龙头,如保险、小间距LED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根本还是要落脚在企业成长和业绩增长上。保险龙头近期涨幅较大,但中长期继续看好。如有回调,建议逐步布局。银行股中的成长龙头在监管政策回暖的背景下,也有望继续修复悲观预期。
四、近日比特币病毒席卷全球,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凸显。可适当关注有业绩支撑和较好成长性、估值合理的相关优质个股,不建议追高。
本期净值播报
截止5月12日收盘,行为事件组合6成仓位(2016年9月13日建仓),组合净值1.1610,累计收益16.10%。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