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欢迎您!
在线客服
软件下载
市场行情
在线交易
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投顾 > 信策略

步入底部区域,入场时机将至

作者:籍征    时间:

在9月策略中,我们认为市场整体处于非典型切换之中,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剧,建议投资者等待市场形成新的平衡后等待右侧入场信号出现,全月市场走势符合我们的判断。 

展望10月,我们认为市场已经步入底部区域,有望迎来月度级别中级修复行情,入场时机将至。首先,二十大的召开将明确长期战略方向,市场对政策和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将逐步消除,美联储加息亦被过度预期;其次,综合成交量、换手率、两融成交占比、估值以及股债收益差等指标来看,市场已进入底部区间;再次,伴随汇率企稳以及成交拥挤好转,9月出于避险考虑而降仓的私募、活跃及北向资金或将成为10月增量资金来源。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坚持均衡配置,布局景气延续和景气预期拐点相关板块。


政策和经济预期逐步明朗,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被打满,入场时机将至

【1】政策和经济预期逐步明朗,四季度经济逐步好转。节前多数投资者担心政策和经济存在不确定性而选择在二十大召开前先行等待,我们认为二十大召开后政策和经济预期逐步明朗,稳增长将再次发力,三季度即为本轮经济下行尾声,四季度开启好转。首先,国庆节前各大部委已连续出台楼市政策组合拳,推出换购住房的个税退税激励、针对房价下跌城市的首套房利率下调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政策,进一步托底地产。其次,稳增长政策亦将再次发力,政策面新增资金将在四季度释放,带动信贷和社融回暖。再次,疫情防控将更加科学精准,避免层层加码,更加注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2】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被打满。前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释放了强烈的鹰派信号,而随着美国公布9月非农就业数据,11月美联储加息75bp的可能性由85.5%上升为92%,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已经形成一致预期,甚至已将年内加至4.5%的预期打满。但我们认为,未来美国通过非货币手段抑制通胀或被更多讨论,届时市场对美联储过度紧缩预期将缓解。首先,美国当前通胀的粘性主要来自于核心通胀,而核心CPI其实与工资增长高度相关,而工资增长水平又受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目前的职位缺口数据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失衡依旧极其严重,这并非仅靠货币手段能够解决的,且仅靠大幅加息还会导致经济衰退,一旦美国经济逐步走弱,工资通胀也将失去支撑。其次,加息过度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在加息速度问题上已现分歧,副主席布雷纳德带头要求谨慎,承认美联储面临加息过度和加息太少的两重风险。


综合多项指标和投资者情绪显示市场已经步入底部区域

【1】多项指标显示当前市场热度已进入冰点。从成交量来看,9月最后一周两市日均成交额降至6000亿附近,已触及2021年以来的冰点;从换手率来看,当前两市整体换手率仅为0.77%,触及2021年以来的最低值,虽然存在日历效应,国庆节前市场换手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当前换手率依然低于2010年以来国庆节前平均市场换手率0.83%;从两融余额和成交占比来看,伴随市场下跌,两融余额与交易占比明显下降,当前市场两融余额为15577亿元,两融成交占比为6%,整体水平已略低于今年4月末的低点,融资买入额占比为5.47%,创2014年以来新低。整体来看,多项指标显示当前市场热度已进入冰点。

【2】市场估值已凸显中长期吸引力,战略配置价值显著。复盘2004年以来的历轮市场底时期,A股市场整体PE的估值中位数为11.99,底部时估值分位数为14.7%,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PE为12.06,分位数也已下降至15.20%,均已接近历次市场底部时的估值水平,其中部分热门行业,如半导体、医药等行业PE_TTM估值已低于2018年水平,估值已凸显中长期吸引力。从股权风险溢价和股债收益差来看,当前万得全A指数股权风险溢价(ERP)为3.31%,位于2002年以来的82%分位数水平,股债收益差已突破3年滚动均值±1倍标准差阈值,处于99.6%的历史极高分位水平,当前A股已经进入战略配置区间。


私募、活跃及北向资金将成为10月市场流动性主要来源

【1】私募节前已避险降仓,10月提升仓位可期。根据渠道调研数据,私募仓位由9月16日的74%左右进一步下滑至9月30日的72%,逐步接近4月底水平。从投资者行为分析,私募基金交易多为“顺势而为”,降仓主因避险需求,根据节前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数据显示,私募机构中,54%的私募认为虽然各方面负面因素仍存,但市场估值消化已基本充分,因此仍保持中性仓位过节,另有31%的私募认为主要利空靴子已经落地,而且市场也有较为充分的体现,相对倾向于持股过节。同时,从交易拥挤度来看,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风电行业的交易拥挤度回落至近一年均值以下,市场微观结构更加均衡,随着10月市场好转,风险偏好提升,私募提升仓位可期。

【2】汇率快速贬值阶段已过,活跃及北向资金将回流。节前因担忧短期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担忧俄乌冲突升级,部分活跃和北向资金离场避险,杠杆资金融资余额连续5周减少,合计减少536.98亿元,9月北向资金累计减仓逾110亿元。我们认为,在央行稳汇率举措见效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快速贬值阶段或已过去,同时俄乌冲突等海外地缘事件态势亦未见进一步升级,担忧短期风险的部分活跃和北向资金将回流市场。


综上,展望10月,从宏观政策和经济,市场各项指标以及增量资金三个维度分析后,我们认为市场已经步入底部区域,有望迎来月度级别中级修复行情,入场时机将至。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坚持均衡配置,布局景气延续和景气预期拐点相关板块。

【1】军工板块。军工板块三季报有望延续高景气,盈利确定性强,全年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2】医药板块。医药板块估值处10年来低点,长期配置价值显著,重点关注高景气细分领域,如受益政策面预期缓和,盈利确定性强的医疗设备和服务板块。

【3】化工板块。化工新材料标签属性较弱,估值性价比仍较高。

【4】消费板块。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更加强调科学精准,消费复苏确定性较高,重点关注景气预期拐点的酒店、航空及可选消费板块

其他资讯阅读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写在前面   11月策略中,我们认为持续性的修复行情蓄势待发,只待部分关键信号验证。近期市场的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布局机会,上周的市场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判。   展望本周,我们判断海内外重要事件渐次落地,关键信号验证将成为年度级别行情的发令枪。国内重要会议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并对未来政策给出...

中信证券发布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