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期信·策略(2016.9.5-9.11)
策略精要 一键收听
宏观经济层面
全球量化宽松受阻,中国经济数据向好。
美国非农数据虽不及预期,降低加息概率,但美联储官员鹰派讲话又推升美国加息预期。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也低于之前市场的宽松预期,但为继续宽松仍留有进一步空间;前期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重要经济体先后宣布降息,市场原本预期新一轮全球宽松在酝酿,而美联储鸽派票委的鹰派言论和欧央行的举措则使得全球量化宽松受阻,欧美股市上周五大跌。另外,朝鲜于9日进行核试验,为周边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
中国经济数据基本向好。
8月CPI创年内新低,PPI降幅继续收窄,CPI同比上涨1.3%,预期1.7%,创2015年10月以来新低;PPI同比-0.8%,预期-0.9%。8月进出口远超预期,8月贸易账顺差3460亿元,进口同比增长10.8%,预期0.7%;出口同比增加5.9%,预期2.9%。
8月发、用电增速延续回升态势,再创年内新高,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3%,比7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全国电厂发电量增长8.73%,比7月提高0.75个百分点,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佐证中国经济有企稳向好的态势。
然而,中国8月末外汇储备仅为31851.67亿美元,创近5年新低,也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人民币贬值压力继续,另一方面是居民购汇需求增加。
政策层面
中国经济向好为政策加码提供保障。
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加强了政府继续推行稳增长措施的决心,同时也预示着当前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较为充分,政府或将加码改革的力度。
采取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将为扶持中小微企业、促进就业、拉动消费增长提供有力举措。而国家层面近两个月也陆续推出的几大产业引导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中国PPP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军民融合发展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叠加地方配套,规模达到数万亿。
国务院将于9月18日起对31省市进行经济运行督查,地方紧急部署稳增长及改革政策的落地,一些重点省份的基建、PPP、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将会加速推进。
市场层面
提前布局,静待突围。
美国、欧洲、香港等股市屡创新高,然而上周五受到加息扰动欧美股市反应迅速,美国三大股指大跌,但美加息扰动是否会影响外围市场整体平稳向上的趋势,尚待继续观察。虽然美联储官员发布鹰派言论,但鉴于美国非农数据、ISM数据均不及预期,叠加G20会议形成的货币政策一致性共识,我们判断美国9月份加息概率不大,但加息对市场的扰动或将对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恐慌情绪。
国内市场资金面保持平稳,两融稳步增加、银证转账小幅流出,虽外储有所下降,但金额不大,对市场影响有限;当前市场情绪比较平稳,虽然上周五尾盘的下跌造成了小部分恐慌,但整体投资者情绪仍保持平稳,市场在健康运行。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目的在于给炒壳降温,引导资金更多的投向实体经济,该政策会对市场的题材炒作情绪带来一定的压力。9月10日刘士余在上交所的讲话亦彰显了证监会严管市场的决心。
配置建议
外围市场的恐慌情绪蕴藏机遇,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下的稳增长和改革持续加力,市场中有充裕的资金等待进入,我们对市场的中期走势保持乐观,当前不妨在回调中提前布局结构性投资机会。
本周交易日较少,交易情绪可能较之前会有略微清淡,建议投资者提前布局以下板块:
【1】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基建、PPP板块;
【2】受益于改革加速落地的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标的;
【3】双节将至带来的餐饮旅游板块的投资机会;
【4】军民融合加速、周边局势不稳定,军工板块或有所表现。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