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我们认为在内稳外扰的宏观背景下,市场情绪的低点将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
本期核心观点
丨新一轮行情将在十月启动,入场正当时。
展望四季度,我们预判新一轮行情将在十月启动,投资者入场正当时。
一方面,外部扰动因素和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将在十月消散或明朗;另一方面,支撑A股市场的经济修复、政策预期、人民币升值等内部因素将凸显发力。建议投资者在十月入场把握四季度趋势性机会。
研大势
丨外扰消减,不确定因素逐步明朗,投资者入场正当时。
❶ 特朗普政府刻意制造中美关系紧张的窗口期已近关闭,外扰渐趋消散。
首先,从香港、新疆、南海到台海,甚至煽动印度对抗中国,特朗普政府为选情而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牌已基本打完。
另外,美国威胁报复中国支持安理会解除伊朗武器禁运的可能性制裁将在10月18日前后落地,随后中美关系将迎来大选后三个月左右的缓和期。
❷ 随着美国大选日临近,投资者情绪将从避险转向提前布局。
我们预判,若拜登当选,美将清除特朗普之前强征的关税等措施,利好国际经济有序发展;若特朗普当选,美国刻意升级中美冲突的短期刺激行为也将消停。无论谁当选,中美展开竞争、摩擦不断的长期逻辑不会改变。
随着大选的尘埃落定,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受选情干扰将减弱,进而有望达成并推出。
❸ 海外疫情仍较严重,但已呈冲高回落之势。
从数据上看,海外第二波疫情已呈9月见顶回落趋势。印度近期已从单日新增超10万的顶峰回落到日增7万左右的平台期,美国也从日新增8万高峰跌落到当前的四、五万日新增。欧洲虽有反复,但已进入边际缓和期。
未来,随着新冠病毒毒性和传播率衰减、病死率不断走低、疫苗面世临近,第二波疫情整体可控。
丨内因凸显,经济修复再确认、政策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将催生新一轮行情。
❶ 国内经济修复强劲,三季度GDP增速将达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PMI数据51.5%,非制造业 PMI为55.9%,新出口订单指数年内首次站上50%,达50.8%。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的销售额约为1.6万亿,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9%。
我们测算国内三季度GDP增速将达6%,反映在A股市场的中证800盈利增速将达4%。
❷ 国内政策利好预期将在十月持续发酵,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
首先,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在10月26日至29日举行。有关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人口政策、资本市场改革等政策预期强烈。
另外,国务院于10月9日签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叠加退市制度预计将在四季度推出,一系列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中长线资金入市的政策将提振投资者入场意愿。
❸ 国内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担忧消退,人民币升值提升估值中枢。
九月,投资者对国内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预期存在分歧。当前,随着政策明朗,市场对国内逆周期政策将在明年一季度回归常态已达成共识,宏观流动性不会制约A股的市场流动性。
近期人民币升破6.7关口,我们预判在海外疫情严重防控不力、国内本土新冠病例零新增和经济一枝独秀的背景下,人民币走强是一波中级趋势,有望吸引外资增配A股资产。
讲配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前压制市场的扰动因素和不确定性将在十月不断消散,而驱动市场走好的国内经济增长、政策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力量日趋增强。
一波季度性行情有望在美国大选前的十月启动,节奏上以震荡上行或慢涨为主,投资者入场正当时。
布局方向上,建议投资者在以下两个方面把握,是否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可以当作叠加因素考量。
❶ 基本面选股方面:建议以经济复苏为主线,把握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顺周期制造业龙头以及调整充分的医药、消费龙头。
❷ 事件驱动方面:建议以十四五规划为主线、布局受益于自主可控、科技创新、产业、区域及人口等政策的主题性机会。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