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的策略中我们认为房价、政策、外部三大信号有望在三季度陆续明朗,投资者交易积极性也将逐步恢复,市场流动性拐点有望出现,资本市场从严监管重塑市场生态,优胜劣汰的结构趋势仍将延续。
展望本月,我们认为,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的政策方向后,8月成为了关键的落地期。全球资产动荡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处于低位相对安全。8月A股或继续磨底,待政策信号进一步落实和价格信号的明朗。配置上继续关注政策催化的主题和中报结构亮点。
政策进入落地期,等待价格信号明朗
【1】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政策方向,8月是关键落地期。7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等判断,对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做出了重要部署。从目前政策落地情况看,8月新发国债的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且对内需和消费关注在增加,专项债的发行后续也会加速,未来政策也会持续在货币政策流动性、消费、制造业、民生方面发力。
【2】价格信号的拐点仍需等待,投资者风险偏好依旧较低。近期在美国经济衰退交易的大背景下,外需定价的有色金属价格出现较大回调,此外国内基建地产开工慢影响黑色金属价格继续下跌,预计本期PPI环比读数仍将为负增长。耐用品价格低迷也会导致CPI处于低位。而价格信号目前正是投资者较为关注的右侧指标,当下的价格信号仍很难刺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信号拐点仍需等待。
【3】外部信号持续改善,货币政策空间被释放。目前来看特朗普在选举形势上依然占优,特朗普交易从中长期看的结果是“弱美元”,同时,金融条件的恶化导致美联储降息概率在加大,刚刚公布的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11.4万人,远低于预期,为2024年4月以来最小增幅,使得9月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强化,且年内降息预期幅度增加。外部变化减小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
8月或继续磨底,价格信号明朗后再向低位的绩优成长和内需切换
【1】A股风险偏好仍处低位,可等待价格信号明朗后向低位的绩优成长和内需切换。公募新发基金依旧呈现“股冷债热”的情况,全月成立的股基数量为29只,募资总额仅51.8亿元;混基数量为17只,募资总额仅26.8亿元;而债基募集386.9亿。活跃私募仓位也小幅回落,8月1号私募新规后不公开展示净值,可能会使行业增长放缓,最近新备案的私募数量同比锐减。市场风险偏好较低,A股8月或继续磨底,地产价格与物价数据等仍需持续观察,投资者大概率在观察到政策的落实及价格信号的明显反转后,才有可能在全球风险资产同步调整的情况下大举增配A股,转向绩优成长和内需,年度级别行情的大拐点仍需等待。
【2】全球资产波动,A股相对安全。海外衰退预期的影响下,全球风险资产波动加大,同时日本央行于7月31日宣布加息和缩表,而日元作为全球市场中重要的低利率融资货币,此次加息并未被市场充分预期,由此引发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日经225在8月下跌8.16%,纳斯达克指数自7月以来调整超过10%。相较之下,由于人民币近期的升值以及外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在组合里的比重也很低,人民币资产此轮的调整压力相对较小。
综上,本月,我们认为,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的政策方向后,8月成为了关键的落地期。全球资产动荡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处于低位相对安全。8月A股或继续磨底,待政策信号进一步落实和价格信号的明朗。配置上继续关注政策催化的主题和中报结构亮点。建议投资者关注:
【1】政策催化的主题和中报结构亮点,自主可控、国防安全、国企改革、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上游资源品、无人驾驶。
【2】现金回报率稳定的红利板块,水电、核电、财险、银行。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