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欢迎您!
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投顾 > 信策略

150期 十月策略:政策与时间赛跑

作者:刘德忠    时间:



观点回顾

九月,我们认为在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拐点形成、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预期趋于理性的背景下,上证指数有望上行并冲击3000点。

国庆长假归来,我们如何把握十月的投资机会?且看信投顾团队的第150期“信·策略”观点。


本期核心观点

丨十月,A股将演绎先抑后扬的走势。

展望四季度,我们预判外部环境对A股的影响已趋于平稳,市场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担忧和宏观政策发力时间点、力度的预期成为核心变量。

十月,A股将演绎先抑后扬的走势。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的时间点,叠加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束,是观察政策是否再次发力与时间赛跑的窗口,也是投资者年内最后一个逢低配置的机会之窗。


丨经济金融数据的预期差,是A股本轮调整的主因。

❶ 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市场担忧经济增速再下台阶。

国际方面,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叠加欧美贸易冲突加剧,全球经济表现脆弱,不利于国内经济企稳。国内方面,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5%,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5.5%,环比降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7.5%,创4个月新低;进出口增速双双回落,出口超预期的同比下降1%,环比大跌4.3%。

❷ 金融数据高于预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力度受限。

8月,社融新增1.98万亿,同比增376亿元;存量为216.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CPI为2.8%,高于预期。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食品板块牛、羊等禽肉、鲜果的上涨。其中,鲜果类上涨24%,影响CPI上涨0.39%;禽肉类上涨9.6%,影响CPI上涨0.12%。金融数据高于预期,加上CPI处于较高水平,限制了央行流动性宽松的力度。9月,美联储降息,央行保持MLF利率不变,仅仅是LPR的1年期品种下调5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


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支撑大盘回调有底线。

❶ 全球经济和利率下行凸显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外资持续流入。

9月份国家外管局取消了QFII和RQFII投资额度和试点地区限制,为境外投资者继续投资A股提供便利。

近一个月来,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公司先后提高A股纳入比重,为A股带来超过1200亿元被动增量资金。其中,MSCI指数的A股纳入因子将于11月进一步提高到20%。

❷ 国家坚持“房住不炒”,居民财富配置资本市场的意愿增强。

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744只,募集规模达8000亿份,同比增17%。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1574亿份,居民增配权益资产的趋势明显。8月份监管层实施两融标的扩容。截至9月底,两市融资余额9474亿元,比2018年底增加了1984亿元。这表明,投资者在加杠杆配置股票资产。


丨政策面是影响A股四季度走势的核心变量,十月是政策与时间赛跑的窗口期。

❶ 十月中旬是观察政策是否加码的窗口。

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将结束,预计难以有突破性进展,考虑到特朗普困扰于弹劾事件,贸易摩擦大概率不会进一步恶化。三季度数据公布时点是判断经济是否企稳、政策是否会加码的时间窗口。我们调低三季度GDP增速预测至6.1%,低于之前6.2%,并预判政策在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再次加码。

❷ 政策先行是对冲经济失速风险的唯一路径。

9月初,国常会判断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署六大政策工具精准施策、做好“六稳”工作。我们预判三季度数据公布后,政策将再度加码,与时间赛跑。货币政策方面,先行政策包括提前再次降准或降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是主要发力方向。财政和产业先行政策,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国常会9月政策组合的加码和提前实施是主要手段,包括落实减税降费举措,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提高专项债项目资本金的使用占比上限等等。基建托底政策和新兴经济产业政策值得重点关注。


综上,我们判断十月份市场将演绎先抑后扬的走势,核心运行区间为2800-3000点。当前的市场回调走势,会延续到十月中旬的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后。在中美贸易谈判难以取得进展的背景下,三季度数据公布后国内政策将再次加码,A股重回上扬走势。

本轮回调,是投资者年内最后一次调仓换股、逢低配置的良机。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两条核心配置主线:

❶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重点配置低估值高分红的蓝筹股和受益于稳经济政策的周期品种;

❷ 三季度报业绩确定的成长股值得重点关注。但没有业绩支撑的高估值科技股,建议逢高减仓。

其他资讯阅读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写在前面   11月策略中,我们认为持续性的修复行情蓄势待发,只待部分关键信号验证。近期市场的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布局机会,上周的市场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判。   展望本周,我们判断海内外重要事件渐次落地,关键信号验证将成为年度级别行情的发令枪。国内重要会议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并对未来政策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