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欢迎您!
在线客服
软件下载
市场行情
在线交易
首页 > 投资者教育 > 风险揭示

投资误区之:“编故事”、“讲故事”、“听故事”

所属: 风险揭示    作者:     时间:2023-08-08 16:14:19

投资误区之:“编故事”、“讲故事”、“听故事”

作者:[上海证券交易所]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时间:2012-11-26

 

  内幕消息!是中国“四化”股民——理想化、情绪化、极端化、畸形化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投资者不但渴望得到内幕消息,而且喜欢向别人提供。因为贪婪是人的本质、好奇是人的动力、虚荣是人的天性。有的消息也许是真的,带来了好处,但绝大部分所谓的内幕消息都不靠谱,结果造就出的只能是赔时间、赔资金、赔情感的“三赔股民”。那么,投资者热衷追求的内幕故事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哪些人讲出来的故事更可信呢?

        一个故事总离不开三个主体,首先是编故事的——上市公司;其次是讲故事的——承销商和中介机构;最后就是听故事的——投资者。

        编故事——上市公司以融资为目的。优秀的企业融资的目的是做大、做强。而有的企业则是以圈钱、套现为目的。不管目的如何,上市公司都会融资,而融资就需要股东掏钱,要想股东爽快的掏钱,就必须画一个美丽的饼,编一个动听的故事。有融资目的的公司就会出现控股股东增持、业绩大幅预增、签订重大合同等等一系列的利好消息,让投资者对该公司充满信息。在编故事的时候环节,有些消息灵通人士确实是掌握内幕消息的,例如董事会成员、公司核心管理层以及其亲属等。作为编故事的人,他们大都守口如瓶,因为消息一旦提前泄露,则可能影响到公司的融资计划,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近期证监会就通报了多起因内幕信息而引发的案件,同时两高院也出台司法解释严格了“故事知情人”的行为。

        讲故事——证券公司。作为保荐人、承销商和中介机构,其职责就是将源源不断的上市公司编出的故事,通过加工变为证券市场上的兴奋剂,并成功的推销出去,让股东自愿掏钱。如何将故事讲得更精彩是证券公司的拿手好戏。大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成融资计划,都会邀请证券公司分析师去公司实地调研,将公司优秀的一面通过证券公司的调研报告展示出来,而风险方面则是一笔带过。作为讲故事的人,他们往往报喜不报忧,调研报告上大都放大好的一面,让投资者觉得怦然心动。同样,讲故事的人也是内幕信息掌握较早的人。

        听故事——普通投资者。作为食物链最末端的投资者,被号称“消息户”的私募基金或机构忽悠入市的,靠电视、网络或手机传递的消息追涨杀跌,结果往往是大盘涨时赚小头,大盘跌时赔大头,一年下来伤痕累累。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如同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本应该是有震憾力的警示,而投资者却视而不见,或叫大义懔然,总把股市想像成是一个一夜暴富的好场所,急功近利的畸形思维导致畸形的投资。总认为股市下跌国家就应该出面护盘,这种理想化的思维是对市场经济的最大的误解。

中信证券发布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