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省会金融市场获悉,我省关于企业年金方面的政策有望近期出台,为此各金融机构悄悄“排兵布阵”,图谋争夺更多的企业年金“蛋糕”。
悄悄“排兵布阵”
据省会银行人士昨日透露:“河南关于企业年金的实施办法近日已获原则通过,只等一个恰当的时机对外公布实施。”
据了解,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并享受一定税收优惠政策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这样的“喜讯”,河南已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十分高兴,并采取了相关行动及早布局争吃企业年金“蛋糕”。
昨日,光大银行总行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海红来到郑州,为该行员工进行了一场动员大会,以便河南企业年金实施办法公布后,采取有效行动,抢夺更多企业的年金业务。据介绍,截至2008年7月底,光大银行归集与托管企业年金超过180亿元,建立个人企业年金账户数90万户,市场综合排名位居行业前列。
“我们也在采取各种措施,以争取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工行河南省分行有关人士昨日说,“截至6月末,我行开展的企业年金规模近2亿元,服务的企业数量84家,建立个人企业年金账户数近20万户。”
由于看到河南企业年金市场巨大,保险、基金、信托公司等也纷纷涉足该领域。去年3月,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对外宣布正式开业,成为河南首家专业化养老保险公司。
1.8万亿美元“大餐”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
据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今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显示,2000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仅191亿元,到2005年底达到680亿元,增长了256%。2006年上半年,全国又新增年金计划260个,年金积累基金增加110多亿元,显示出企业年金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了解,2004年,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超亿元的行业集中在电力、石油和电信等行业。
业内人士说,从国外成熟的企业年金市场来看,从建立到盈利最长只要7年的时间,随着养老制度的完善,经营企业年金的利润巨大。因此,各金融机构在企业年金领域“跑马圈地”也就成为必然。
步入品牌时代?
市场竞争的升级催生品牌的产生和发展。今年4月,平安养老和农行联手推出了集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资格于一身的“3+1”模式。
不久,建行也在企业年金的管理试点中,提出了“受托账管一体化”模式。
中信银行最近推出了“信福年金”这一品牌。
“品牌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基金行业的品牌发展是最好的例证,两年前,基金鲜为人知,现在,更多的人根据品牌选择基金的投放。”专家指出,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和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品牌化能够形成集合优势。(中国养老金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