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回顾二季度,市场在忧虑经济下行、流动性紧张、金融监管和金融反腐叠加下,A股出现调整,在四、五月份尤其明显。进入六月中下旬后,随着流动性之忧在市场缓解,我们在前两期的策略中建议投资者积极调仓换股,低位布局,迎接三季度。
如今,站在七月份第一周的时点,我们认为,在经济稳中向好、监管缓和以及流动性缓解、市场情绪平稳向好的态势下, A股的黎明已经静悄悄的来临,三季度A股有望中线迎来缓慢上行的确定性趋势行情,如有调整就是继续加仓时点。
侃侃市场
一、经济稳中向好,二季度GDP大概率在6.8%。
1、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稳中向好的概率较大。
周周末公布了6月份PMI数据为51.7,较5月份小幅回升,已连续11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同时上周公布的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7%,相对于4月份明显回升。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指出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虽然6月份宏观经济三驾马车数据还需要在7月中旬公布,但依据前期数据和经济运行情况,我们预判二季度GDP大概率增长在6.8%。在三季度尤其七月上旬,随着市场修正前期对经济下行悲观预期,投资者情绪将逐步转暖。
2、提升民间投资与加大改革力度成为三季度定向促经济的重要举措。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解读中指出,社会零售消费保持韧性,进出口受外需好转也在改善;但同时指出投资尤其民间投资相对不足,这将影响经济后劲。我们认为,加大基建投资PPP和加大改革力度成为三季度重要举措。据媒体报道,7月中旬国务院将派出督查组开展第四次大督查,以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迎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日前国家发改委开会要求确保如期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的任务。目前第四批PPP项目申报在即,前几批PPP也在加速落地。促改革方面,根据201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部署,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民航、铁路、军工等七大领域混改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预计,改革在三季度将有实质性的推进。
二、监管缓和和流动性缓解支持市场向好。
1、金融监管与金融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悲观预期已经过去。
二季度以来,金融监管和金融反腐成为影响市场的两大核心变量;与此相关,流动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央行6月份MPA的时点已经过去。银监会对银行资金的检查仍处于摸底期,三季度出台实质性监管措施的概率非常小。证监会虽然继续执行IPO发行常态化,但这已充分反映在市场预期中;而与此同时证监会正在加紧研究退市制度,这将有利于流动性预期改善。总体来看,市场对流动性悲观预期已经过去。6月初以来国债1年期与10年期收益率出现倒挂的现象,在6月下旬以来已经进行纠正。
2、从当下时点看,货币政策最严峻的考验已经过去,后续政策压力趋缓,市场流动性之忧有望大幅缓解。
首先,从前期最为关注的美联储加息看,国内货币政策受影响相对有限。
其次,从经济基本面看,下半年经济温和企稳,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和放松的必要性均不大,对市场的边际影响趋弱。
再次,从央行需要进行的对冲操作看,未来的压力将趋于缓解。6月底是MPA考核的重要时点,从央行的操作来看,基本能够通过流动性工具实现“削峰填谷”,实现有效应对。而从目前统计的公开市场回购到期量看,进入三季度以后,到期量将趋于减少,这对央行的对冲压力也将进一步减小。最后,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看,未来的压力也将有所减缓。货币政策压力减缓,有利于流动性改善。
3、债券通的开通、证监会鼓励公司赴港上市和A股宣布加入MSCI,有望给市场流动性带来新的增量。
习主席出席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宣布对香港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债券通将在7月开通,有望吸引海外增量资金进入内地资本市场。同时看到,证监会鼓励公司赴港上市,鼓励吸引海外资金支持中国实体企业,同时也在另一方面有利于A股流动性的改善。加上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预期,虽然正式实施分别在2018年5月和8月,但潜在150亿左右美元的资金流入,将带来流动性预期的明显修复和好转。
三、市场情绪逐渐转暖,投资者理念也在转变
1、经济稳中向好与流动性改善,支持市场情绪逐渐转暖。
在经济稳中向好与流动性改善的背景下,在过去两周,A股上证综指连续保持1.1%上涨,中小板指数保持1.8%左右上涨,表征投资者情绪在逐渐转暖。从两融余额来看,A股两融余额从年初的9400亿回落到1月底8700亿,然后缓慢上行直至4月初。在4月份金融监管与金融反腐冲击下,A股两融余额持续下行,6月初为8600亿附近;但截至最新,两融余额为8800亿,仍在低位但已经止跌回升,印证市场情绪在转暖路上。
2、市场上涨虽从1:9向2:8拓展,但仍然聚焦真价值与真成长,投资者理念在转变。
二季度,市场在虽个股上涨有1:9向2:8扩展,但上涨股票仍然聚焦在真价值与真成长。过去两周,A股两市日均交易量从4000亿跌到3700亿附近,而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分别连续保持上涨,这种交易量萎缩与指数上行的情况,反映出投资者理念正在转变,过去主导市场投机性活跃资金受到压制。同时,我们看到过去一周香港市场仙股出现毁灭性崩盘,亦对南下资金提出警示。A股投资风格的变化与香港市场分化案例,进一步启示A股投资者向价值投资聚焦。
聊聊配置
综上所述,随着对上半年经济的深度解读和流动性忧虑的消散,经济稳增长形成对市场的支撑并带来情绪转暖,债券通开通和加入MSCI形成对流动性改善预期,A股有望形成中线缓步上行的确定性行情。建议从促增长、促改革和“真价值、真成长”矩阵维度把握低位中线布局机会。配置上建议三条主线:
1、“真价值、真成长”在各细分行业并在中报业绩预喜的绩优龙头。
“真价值、真成长”不仅是监管层规范方向,也是A股加入MSCI和债券通开通带来增量资金的投资首选,也是当下低位布局方向。包括:1、在7-8月中报披露季来临前,中报业绩预喜的公司中细分行业的绩优龙头。2、寻找具备业绩增长确定性与持续性的创新创强的二线龙头公司。3、叠加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消费电子新技术升级、支持物联网在雄安特区试验等主题性机会的龙头股。
2、基础建设和PPP投资产业链龙头以及促改革的混改、地方改革龙头。
三季度,作为三驾马车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基础建设和PPP投资产业链龙头有望成为政策加强重点。经济企稳向好,进一步推动改革推进,随着大型国企重组加快,地方国企改革推进,重点领域央企合并和重要地区国企改革值得关注。
3、关注农田水利、海绵城市、地下管网等相关绩优概念股。
今年入汛以来,局部地区受灾较为严重,灾后重建将拉动投资寻求,可关注农田水利、海绵城市、地下管网等相关概念股。
本期净值播报
截止6月30日收盘,行为事件组合10成仓位(2016年9月13日建仓),组合净值1.2713,累计收益27.13%。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