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大势
一、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奠定结构性行情基础。今年以来,在去产能和环保政策的高压下,资源品价格不断上涨,并带来了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效益的明显改善。但价格的疯涨模式,也一度引发了市场对政策可持续性的疑问。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并部署去杠杆、去产能,表明了中央坚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决心。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中长期内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金融板块有望持续受益。
今年以来,以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市场化手段为主,行政化手段为辅,去产能对诸多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持续获益,集中度不断提升。此次国务院会议则再次强调,要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任务,并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叠加正在进行的第四批环保大督查、“2+26”城市环保限产政策等,我们认为龙头企业的优势将延续。
2、去杠杆加速,国企资产负债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本次国务院会议指出,要抓住央企效益转降回升的有利时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做好降低央企负债率工作,包括: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强化问责、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等等。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国企尤其是高负债率国企将获得更多政策催化。
进入7月,我们提出“四平”(经济平稳、流动性平衡、监管平静、情绪平复)的分析框架,准确判断了市场稳步上行的机会。8月份以后,在“三恐”(恐高、恐战、恐扰)的背景下,情绪成为影响市场最大变量。展望本周,我们认为情绪仍是主导因素。
1、 整数关口突破后,市场或有进一步确认、整固的需要。
市场接近3300点之前,恐高情绪占据上风,3300点成为重要阻力位。但是,随着该点位被突破,3300点整数关口或成为新的起点和支撑位。但是,这一过程仍有待检验,市场有进一步确认、整固的需要,前期涨幅过大的一线龙头可能横盘,热点有望从一线龙头向二线龙头扩散。
2、国企、供给侧等改革深入推进,有望继续引领风口。
混改方面,8月21日,中国联通发布混改方案,宣布引入9家特定投资者,七大垄断行业的混改正式破冰。8月24日,中国黄金集团旗下中金珠宝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混改持续推进。央企合并方面,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利集团与中国轻工集团、中国工艺实施重组。供给侧改革方面,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去杠杆、去产能任务。随着改革预期升温,相关风口有望持续。3、退市、强化一线监管、并购重组等监管制度完善,将进一步强化投资者对优质公司的偏好。
8月25日,欺诈退市第一股欣泰电气告别A股,标志着A股退市制度进一步强化。同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加快中央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对跨境、跨交易所、跨账户异常交易的监测,使所有的违规交易都无处可藏。此外,上周并购重组的审核频率恢复到每周两次约5家,标志着并购重组审核回归正常,但打击忽悠式重组的监管取向没有变,标的资产的盈利性、信息披露充分性等仍是审核的重点。聊聊配置
把握结构性行情,布局真价值、真龙头、真成长 。本周四大行陆续公布中报,预计业绩边际上进一步改善。考虑供给侧改革带来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系统性修复,预计银行后续业绩仍有望向好,建议关注滞涨银行股的补涨机会。同时,券商近期涨幅不大,不排除补涨的可能性。
2、真龙头:关注供给侧、国企等改革带来的机会。
随着国企降杠杆成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后续还将制定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指导意见,以及近期混改、央企重组等案例的落地,建议关注国企板块的投资机会,尤其高负债率的国企龙头。同时,把握好节奏,寻找前期涨幅相对不大的周期行业的细分龙头。3、真成长:布局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相关的优质企业。
随着资本市场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业绩仍将会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相关的龙头企业未来有望获得持续的成长性,建议长期布局。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