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稿人
上周,我们认为大盘阶段性底部已探明,市场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围绕防线与底线构筑底部,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或高抛低吸龙头白马股。
本周,我们认为加息及严监管对市场的扰动有望暂趋缓和,但资管新规会影响多少股市存量资金、中央会如何定调明年经济工作均不明朗,市场仍将在防线和底线区域颠簸,短期的股票投资如同走夜路般难度较大,建议投资者在夜行时,歇一歇、等一等,看清方向再前行,配置上则依然主要关注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
侃侃大势
一、加息叠加严监管,市场在防线和底线区域颠簸。
1、加息短暂冲击市场情绪。上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25-1.50%区间,符合市场预期,且市场普遍预计明年美联储还将加息三次。在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随即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SLF、MLF操作利率各5个BP,对市场情绪带来短暂冲击。我们认为,此次中国央行“提价”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利率上调5个BP其实是弱于债市预期的,且上周央行同步净投放货币近3700亿元,预计年底前央行也会继续通过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保证流动性的紧平衡,资金面对市场的冲击也会逐渐趋于平衡。
2、舆情搅乱预期,后续有望暂趋缓和。
(1)11月17日发布并征求意见的资管新规在上周引起了市场预期的反复波动。首先,上周初有媒体称新规过渡期可能被延长,释放出监管缓和的信号;到周中,官媒又称资管业必须迈过新规严监管的坎,态度转为强硬;上周五盘后,官媒则开始安抚市场,称资管改革将稳妥推进,不会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从舆情转化看,市场心理层面的短期影响有望平复。
(2)监管权衡,微妙调控投资者情绪。上周中,深交所官员表示,要“严防热门题材炒作”、“核查股票交易情况,果断实施股票停牌核查”,而深市近期热门次新股之一药石科技立马停牌核查,这对部分交易类投资者的情绪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不过,在指数走低并接近底线之际,上周五晚间证监会仅核发了3家企业的IPO批文,核发数量创2016年来新低,或体现了监管层对短期市场情绪转向着力呵护。
二、资管新规会影响多少股市存量资金、中央会如何定调明年经济工作均暂不明朗,市场仍存一定隐忧,但本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重振市场信心。
1、当前,银行等机构与监管层就资管新规的博弈仍在进行中,舆情导向也多有反复,而新规可能影响到的通过定增优先级等渠道流入股市的理财资金规模也尚在摸底排查中,在相关结果水落石出前,市场仍存一定隐忧。
2、11月货币信贷等金融数据、PMI指标等均好于预期,17年大概率为6.8%的经济增速也充分印证中国经济运行有韧性。但另一方面,上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定政策的根本要求,部分投资者认为这意味着经济增速目标将被弱化,18年增长目标可能会适度下调,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上周周期股的大幅下跌。本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次会议有望重振市场信心。
聊聊配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防线和底线已经确定,加息及严监管对市场的扰动有望暂趋缓和,但资管新规会影响多少股市存量资金、中央会如何定调明年经济目标均不明朗,市场仍将在防线和底线区域颠簸,短期的股票投资如同走夜路般难度较大,建议投资者在夜行时,歇一歇、等一等,看清方向再前行。
具体配置上,可持续关注下述主线,耐心等待出手时机或低仓位逢低布局:
1、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科技强国等领域的龙头标的,比如医药、乳制品、半导体芯片等,以及特斯拉Model 3产能快速上量、蔚来汽车正式上市等事件可能带来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股票的投资机会;
2、年报业绩预期高增长且近期回调充分的龙头标的;
3、铁矿石、煤炭、铜等重要商品期货价格大涨,如果本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18年经济目标的定调略好于预期,则积极关注周期股的反弹。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