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一月份信策略中,我们认为经济平稳,流动性边际改善是市场上行核心驱动力,旗帜鲜明提出:踏上涨途。经历了一月份强势上涨,展望整个二月份,我们认为经济平稳向好和流动性改善的核心逻辑没有变化,但部分风险因素初露端倪。在风险因素扰动下,二月份市场波动将会加大,但震荡上行的态势不会改变。二月份投资策略的核心是如何配置,是在市场上涨之后“还能买什么“。
侃侃市场
1、经济的平稳向好和全球资金流向估值洼地,仍将是主导A股市场的核心逻辑。
首先,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平稳向好体现出周期的力量,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显现出最大的边际变化。26日公布的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平稳向好得到反复验证。在此背景下,受益于宏观经济向好的行业成为投资者首要关注目标。
其次,港股、A股和全球主要经济体股市相比,仍处估值洼地,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年初至今A股新发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668亿元,两融余额增加555亿元,陆股通净买入356亿元,国内外资金持续进入A股市场。一月份市场强势上涨是国内外资金共振的结果,这一趋势将会延续。
第三,与经济周期相关度不高的行业或个股,即使成长性和估值相对合理,从中长期看有较好的投资价值,也很难在现阶段成为股票投资主战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部分优质成长股股价表现不佳。
2、部分风险因素初露端倪,需要保持密切观察。
首先,金融监管和金融反腐深化将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证监会近日提到密切关注借势炒作高价股、概念股、热点股等突出问题,对于存在涉嫌操纵市场行为的,执法部门将坚决出“重拳”打击;银监会近日也重点提到重点查处“猫鼠一家”“监守自盗”的腐败案件,不断增强震慑遏制。证监会和银监会表态措辞严厉,后续动作对金融行业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值得重点跟进。
第二,密切关注人民币和美元的走势对资金流向和大宗商品价格产生的影响。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美元指数持续下行,近期更是下破90。特朗普最近提到“希望看到强势美元“,后续会否采取相应措施有待跟踪。
第三,辽宁、内蒙古和天津等地GDP注水和浦发银行775亿不良贷款曝光,体现了中央政府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以及政府有足够底气去应对这些不良事件;但也反应了在过往经济发展中仍然隐藏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会否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仍有待观察。第四,对资金流动性继续保持关注。如果石油、煤炭和有色金属等中上游原材料涨价向下传导,将抬升通胀预期。这会否促使监管层收紧流动性值得保持关注。
聊聊配置
总体而言,经济平稳向好和全球资金流入估值洼地的核心逻辑没有变化,但部分风险因素初露端倪。在一月份股市强势上涨之后,2月份市场的波动预计会加大,但震荡向上的态势不会改变。当下策略的核心是如何配置,还能买什么。结合市场的核心逻辑和风险因素,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 整体市场来看,行业龙头股仍是市场配置核心,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产能周期、市场参与者行为和新技术推动共同决定的。首先,经济增速放缓和落后产能出清决定了行业竞争格局优化,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次,监管趋严、机构投资者比例提高和上市公司更加追求发展质量,决定了靠兼并重组、讲故事忽悠和操纵股价等行为的投资获利模式难以为继,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期投资价值地位凸显。这是龙头企业的优势;再次,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了龙头企业规模边界,有利于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第二、 行业或板块来看,金融和地产龙头中长期的投资价值需要足够重视。金融龙头和地产龙头基本面的反转(坏账率下降、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等)为股价提供向上弹性,而两大行业的低估值又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特别是银行和地产龙头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与今后的盈利增长能力严重不符,尤为值得重视。一月份银行、地产和券商涨幅较大,建议投资者不必盲目追高,可逢低坚定布局,以更长期的眼光看待金融和地产龙头板块的投资机会。
第三、 部分优质成长股的安全边际显现,可适当布局,耐心等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是投资主战场,而许多优质成长股与经济周期关系不大。伴随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优质成长股的性价比会日益体现,如消费电子、传媒和小间距LED等领域的部分龙头个股。对于这些优质成长股,可适当布局,耐心等待业绩推动下的投资机会。而对于伪成长股或者近期难以产生业绩的主题概念股,尽量保持审慎态度。
第四、 部分周期品和消费品龙头也具备投资价值,但也要注意防范风险。首先,经济平稳向好背景下,部分石油石化、化工、煤炭和有色等周期品龙头受益于产品涨价和业绩向好,体现出投资价值。但要防范短期炒作过度风险和美元指数走势变化对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其次,受益于通胀预期和春节效应的消费品龙头值得继续关注。但要重视估值因素,防范较高估值在市场波动中隐含的风险。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