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周,我们判断6月是多重风险叠加的高峰期,市场“爬越险峰”是主旋律,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待风险缓解之后择机布局。
本周,我们认为市场将主要面临流动性压力及外围扰动的考验,但是经济基本面和估值提供了支撑,市场会在坑底继续等待风险逐步释放。
投资者可继续控制仓位,等待市场度过风险高峰期后再进行布局。
侃侃大势
1.“流动性风险是当前压制市场的主要因素。”
❶ IPO和CDR抽血效应明显。
上周,证监会发布多个CDR制度文件并受理小米的上市申请。工业富联、中国人保等百亿级IPO也接踵而至,较今年前5个月平均每周不到30亿元的发行规模明显提速。且证监会周末表态,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
按照我们的中性情景假设,假如今年有6家公司进行快速IPO、3家公司发行CDR,全年累计融资规模将达3500亿元左右,同比2017年增长约50%。
本周,总规模3000亿元的战略配售基金将进入募集期,这些基金具有较好长期配置价值,部分投资者可能选择卖出原有权益类产品进行认购。
❷ 解禁高峰叠加上市公司债务兑付高峰,考验市场流动性。
经统计,6月有4000多亿市值的股票解禁,7月和8月是上市公司下半年的偿债高峰期。投资者和大股东可能会提前减持,回避违约预期带来的股价下跌风险。
由于6月流动性偏紧,所以7月、8月面临偿债压力的上市公司可能面临发债融资困难,大股东可能会提前减持,以备不时之需。
❸ MPA考核临近,流动性恐继续趋紧。
从历年看,6月都是金融市场习惯性“资金紧张期”,加之近年来金融去杠杆背景下MPA考核趋严,6月资金料继续紧张。
2.“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整体估值为市场提供支撑。”
❶ 经济数据平稳,短期无忧。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1.1,服务业PMI为52.9,与上月持平,基本符合预期。5月人民币口径进口、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5.6%、3.2%,均好于预期。5月CPI同比增长1.8%,符合预期;PPI同比增长4.1%,略超预期。
出口连续2个月向好,PPI从2月以来首现环比增长,国内钢厂高炉开工率和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相比4月进一步上升,显示经济短期有较强韧性,平稳预期得以延续。
❷ 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市场估值均存在修复空间。
截至6月8日收盘,沪深300指数整体法PE(TTM)为12.62倍。
通过纵向比较,较历史中值13.99倍有10.9%上升空间。
如果横向对比,沪深300指数PE/恒生指数PE的比值为1.08,较过去5年中值1.12有3.9%上升空间。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PE的比值为0.52,较过去5年中值0.56有7.8%上升空间。
3.“美国加息确定性高,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反复,扰动市场情绪。”
❶ 美联储加息确定性高。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加息决议。美联储加息将促使美元进一步回流,从而对一些非美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构成压力。
❷ 贸易摩擦局势不明朗,压制市场情绪。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将推进对5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终清单将于6月15日前发布,压制市场情绪。
❸ 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扰动市场情绪。
6月12日,特朗普与金正恩将举行会面。双方沟通是否顺畅,存在不确定性。
近期有外媒报道,美国正考虑派遣军舰通过台湾海峡,这引起了中方不满。一旦成真,中美关系可能进一步趋紧。
聊聊配置
“耐心等待市场风险释放,关注两大配置主线。”
综上,我们认为流动性风险是短期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是经济基本面和估值对市场形成支撑,不必过度悲观。美国加息、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风险对市场情绪将形成扰动。
市场将在“黄金坑”度过风险高峰期。投资者可保持耐心,等待市场风险释放。
配置上,可适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❶ 风险事件密集,将对黄金板块形成正向推动。
原油价格近期有所回落,6月22日的欧佩克会议上,增产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低于预期,将利好石油产业链。
❷ 世界杯开幕在即,可留意相关主题投资机会。
❸ 独角兽回归对部分业绩不佳、高估值的中小创股票将形成负面冲击。
本周我们将推出债务违约专题,详细分析债务违约事件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寻找存在违约风险的股票,敬请关注。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