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欢迎您!
在线客服
软件下载
市场行情
在线交易
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投顾 > 信策略

贸易战爆发,中国经济会承受多大损失?

作者:    时间:

本期撰稿人


       美东部时间7月6日,美国对中国第一批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正式生效,第二批160亿美元商品也在评估之中。同时,7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额外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宣称鉴于中国的反制措施,将在为期两个月的审查程序和征求意见后,对这些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税10%的关税。贸易战一触即发,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鉴于最终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计算了不同情境下的影响程度,并对最可能的范围进行了判断。

      1、500亿美元以内的影响:对GDP影响不超过0.2个百分点

       如果以已经落地的340亿美元商品测算,假设加征25%的关税影响25%的贸易额,同时考虑出口的乘数效应(注1)(估计约1.67倍) ,则对我国GDP的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左右。

       公式:(340*6.6*25%*1.67)/827000=0.11%

      如果考虑另外160亿美元也将落地,按照同样的方法测算,则对GDP的影响不超过0.2个百分点。

      公式: (500*6.6*25%*1.67)/827000=0.17% 

       2、 不同情景下的影响分析:对GDP最大影响约0.7个百分点

       由于特朗普声称,如果中国报复,美国将对更多商品加征关税,最高可到4500亿美元。为此,我们做了不同情景下的影响分析,如下表。基本假设是,超过500亿美元的部分,按照10%加征关税,并且对贸易额的影响也在10%左右。

       可以看出,按照最高4500亿美元来测算,对GDP的影响约0.7个百分点左右。

      3、 最大的可能性:对GDP的影响低于0.4个百分点

      最终结果到底会如何?大概率在什么范围?这取决于中美博弈的进展。通过数据分析,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相对客观的判断。

       首先,从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产品结构看,我们估算高科技产品、消费品和中低端工业品比重大概在30%、30%和40%左右。其中,高科技产品(估算约1300-1500亿美元)与美国更多是竞争关系,最可能成为征税对象。从这次340亿美元的产品构成看,也不难看出大多都是这类产品。而对于消费品和中低端工业品而言,要么直接影响美国民众生活,要么影响美国企业生产(很多是中间品),大范围征税有难度。虽然此次2000亿美元的商品增加了消费品,但是能否最终通过民众听证仍存较大不确定性。7月12日,美参议院通过一项非约束性决议,建议限制特朗普的关税权力,也从国会角度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

       其次,从美国进口的国别结构看,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占到美国进口额的17%,比有相似产品出口结构的墨西哥、东南亚等合计还要多。因此,如果对中国产品大范围征税,墨西哥、东南业国家未必能够很好的替代,这无疑会显著抬高美国的进口成本,因此,从中国在美国贸易中的不可替代性看,也难以大范围征税。

       最后,从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数据看,2017年进口金额为1500亿美元,出口为4300亿美元。因此,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最多也就1500亿美元。并且,其中有接近一半是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如芯片)是中国没有生产能力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因此,中国对美国反制,从贸易的角度也是有限的。因此,此轮美国抛出2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客观上说我国是无法跟的。

       因此,考虑到大规模征税对美国本身的冲击,以及中国对美贸易反制的天花板,中美贸易战涉及出口商品大概率在2500亿美元以内。并且,很可能显著低于这一金额,从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低于0.4个百分点。

      4、 国内宏观政策有能力对冲,关键看政府意愿

      根据前面分析,如果贸易战涉及商品将在2500亿美元以内,则影响出口额估计约2000亿人民币。从政策对冲的角度看,只需增加减税或财政支出2000亿人民币,相当于提高赤字率0.25个百分点。从2018年政府拟定赤字率2.6%来看,距离3%的红线仍有空间。因此,对于贸易战的冲击,国内宏观政策有能力对冲,未来关键看政策的意愿。


       注1:所谓乘数,就是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的基础上,1单位需求变化所带来GDP的变化。以出口为例,出口的外生变化首先会对GDP及居民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然后GDP和居民收入变化又会对消费和进口产生显著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GDP,形成乘数效应。出口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根据2002-2017年的数据计算,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约0.6,边际进口倾向约0.2,从而出口乘数约1.67。事实上,出口对GDP的最终影响还受汇率、利率甚至通胀等因素影响,本文作为粗略估算,暂不考虑这些因素。

其他资讯阅读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写在前面   11月策略中,我们认为持续性的修复行情蓄势待发,只待部分关键信号验证。近期市场的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布局机会,上周的市场走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判。   展望本周,我们判断海内外重要事件渐次落地,关键信号验证将成为年度级别行情的发令枪。国内重要会议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并对未来政策给出...

中信证券发布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