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策略中,我们认为尽管货币宽松预期再度升温、多项政策稳步推进,但经济增速和企业业绩将面临考验,叠加海外扰动,预计股指在和投资者预期的赛跑中将延续分化调整。
本周,我们认为,基本面因素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宏观经济增长面临考验,上市公司盈利扰动市场情绪,本周经济数据和企业业绩将会密集披露,确认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我们中长期看好A股市场,但在短期基本面的验证期,维持分化调整的判断。建议投资者优调仓、缓加仓,配置上关注国企改革、化工、地产产业链等三条主线。
|宏观数据密集公布,基本面和流动性与预期的差异影响市场走势。
【1】PMI超预期回升,经济依旧面临考验。3月PMI数据环比回升,其中中采制造业PMI50.5%,较2月回升1.3个百分点;财新制造业PMI50.8%,较2月回升0.9个百分点。市场对于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升温,部分机构上调一季度GDP增速预测至6.4%。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企业预期明显改善,叠加春节提前因素,我们预计3月基本面将有所好转;但是,生产订单数据依然偏弱,叠加1、2月的情况,预计一季度GDP增速或回落至6.2-6.3%。
【2】货币政策短期超预期的概率较小。近期,美联储、欧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陆续释放松货币的信号,A股投资者对于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升温。但是,随着PMI数据超预期回升,以及3月的经济基本面情况大概率有所好转,预计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短期较难超预期。
【3】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稳步推进,实际落地效果尚待观察。在降低社保费率后,上周国常会进一步确定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实施后全年将减负超过3000亿元。此外,下调对进境物品征收的行邮税税率,促进扩大进口和消费。国企改革近期亦动作频频。多项政策逐步推进,但执行效果仍待观察。
|上市公司财报密集披露,市场关注真实盈利与预期的差异。
【1】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下调,至少在今年二、三季度见底。根据我们最新预测,全部A股上市公司在2018Q4、2019Q1的盈利增速分别为5.0%、2.6%,较年初的预测值5.3%、4.5%有所下修;剔除大金融板块后,A股盈利增速分别为11.1%、5.9%,较年初的预测值11.7%、10.1%亦有所下修。我们预计,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至少在今年二、三季度见底,4月份密集披露的财报数据将再次确认企业的业绩情况。
【2】年报和一季报真实业绩面临考验。近期,部分消费类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速表现亮眼。但据统计,截至4月5日,两市共有1267家公司正式披露了2018年年报,其中已有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777家,年报业绩低于预告均值的公司家数达到463家,占比接近60%。根据历史经验,业绩越差的企业通常更愿意越晚披露其业绩状况,因此,即将披露的上市公司真实业绩情况依旧面临考验。
|外围扰动与预期的差异,增加A股的不确定性。
【1】投资者对中美贸易磋商的预期较高,最终结果仍存不确定性。上周,刘鹤副总理访美并与美方举行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讨论了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协议文本,取得新的进展,并决定就遗留问题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进一步磋商。投资者对中美贸易磋商的预期较高,但最终结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或对市场带来扰动。
【2】英国脱欧前景不明朗。英国原定于上月底正式脱欧,但是方案连续被议会下院否决。未来英国可能面临无协议脱欧、延期脱欧和二次全民公投等三种情景。尽管上周英国议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草案,要求政府推迟脱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4月12日英国无协议脱欧的概率依然存在,而金融市场尚未对此充分预期。
综上,我们认为,基本面因素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宏观经济增长面临考验,上市公司盈利扰动市场情绪,本周经济数据和企业业绩将会密集披露,确认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我们中长期看好A股市场,但在短期基本面的验证期,维持分化调整的判断。建议投资者优调仓、缓加仓,配置上关注如下三条主线:
【1】国企改革。近期军工、家电、汽车等领域国改动作频频,第四批混改试点名单预计将公布。
【2】化工。江苏、山东等地事故频发,江苏将出台史上最为严苛的园区整改方案,短期将导致产品供需错配价格大涨,长期或将改变化工产业结构,建议关注优质化工龙头。
【3】地产产业链。政策驱动且竣工面积复苏颇具确定性,后地产消费相关的家电、家居、物业管理,以及具备规模与销售优势的地产蓝筹等,值得关注。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