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认为扰动市场的中小银行流动性及贸易摩擦因素已有所反应,稳金融信号明确,政策逐步加码将助力经济趋稳,市场已迎来转机。上周全A指数大幅上涨逾4%,符合预判。
本周,我们认为在流动性宽松、政策与事件改善预期的驱动下,今年市场的第二轮上涨已经开启,将会持续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并有望冲击4月初的年内高点。建议投资者关注大金融、大消费、黄金及成长龙头等四条主线。
| 国际和国内流动性在未来一个月的宽松预期明确。
【1】美联储释放宽松信号,7月底降息预期升温。在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相继采取降息举措,上周美联储会议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是释放宽松信号,市场对美联储7月31号降息的预期较高。尽管7月底美联储会否降息仍不确定,但在此之前的1个月,市场预期难被证伪,为资金面营造有利环境。
【2】国内货币政策受到的约束减少,7月下旬定向降准可期。国内虽然6月份面临流动性压力,但央行通过MLF、SLF等操作,以及通过部分头部机构传导流动性等举措,维护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降低了市场担忧。7月下旬,央行进行定向降准的概率较大,将为市场提供有利环境。但整体来看,相较于年初的第一轮上涨,流动性的支持力度依然偏弱。
| G20会议或将重启中美2个月左右的谈判缓冲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超预期推进。
【1】“325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短期落地概率较低,G20会议或将重启2个月左右的谈判缓冲期。上周,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特朗普总统通电话,释放积极信号。尽管中美贸易谈判是充满曲折的博弈过程,但我们维持前期判断,“3250亿美元”清单短期不会落地,6月28日G20峰会上中美元首有望会面并重启2个月左右的谈判缓冲期,利好资本市场。此外,美国上周开始就拟加征关税举行听证会,目前已有超1500份反对意见,表明加征关税在美国国内面临压力。
【2】资本市场改革超预期推进,改善市场风险偏好。证监会修订借壳重组规则,包括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拟允许创业板公司有条件借壳重组等内容。重组新规的放松,有助于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产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证监会开展并购重组标的和重组上市公司的专项检查,以及规避退市专项检查,将会促进并购重组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此外,沪伦通启动、A股纳入富时罗素等亦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提振市场信心。
| 基本面改善仍需等待,信用风险扰动依然存在,影响本轮上涨的高度。
【1】基本面依旧偏弱,改善仍需等待。从4、5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工业、投资增速下降,消费虽然在5月环比改善,但4、5月整体依然弱于往年同期,经济依旧面临压力。尽管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但基本面的改善仍待验证,将会制约本轮反弹的高度。
【2】信用风险扰动市场情绪。6月份信用风险引发市场担忧,央行通过提供信用增进、增加再贴现和常备借贷便利额度等措施,保持中小银行流动性的充足。信用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会对市场情绪造成扰动。
综上,我们认为,未来一个月国际和国内流动性宽松预期明确;“325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短期落地概率较低,G20会议或将重启2个月左右的谈判缓冲期,资本市场改革亦在超预期推进,改善市场的风险偏好,但基本面与信用风险或造成扰动。在流动性宽松、政策与事件改善预期的驱动下,今年的第二轮上涨已经开启,将会持续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并有望冲击4月初的年内高点。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四条主线的投资机会:
【1】大金融板块。金融板块业绩稳健增长,估值具有吸引力,配置价值较高。
【2】大消费板块。扩内需对于稳经济意义重大,同时A股国际化不断推进,北上资金净流入提速,均利好大消费板块。
【3】黄金板块。美联储态度造成市场对于美元不确定性的担忧;美伊关系持续紧张,避险情绪提升,黄金值得关注。
【4】成长龙头。重组新规利好,叠加科创板公司的高估值或将带动可比公司的估值,可关注成长龙头的交易性机会。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