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周,我们判断疫情拐点还需耐心等待,企业复工情况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投资者情绪逐步平复,短期交易行为将转为配置行为。
本周,我们认为湖北以外地区疫情数据逐渐改善,企业复工及稳增长政策持续接力,促进经济活动有序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进场,板块间有序轮动,市场有望继续温和反弹。可关注银行、券商等滞涨品种。科技板块是全年的主线,逢回调就是买入机会。
丨企业复工及稳增长政策持续接力,促进经济活动有序回归常态。
❶ 疫情数据初现改善,企业复工有望逐渐落实。
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12日下降,从800以上降到200以内,表明多数地区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市场的关注点将逐渐从疫情本身转移到复产复工。
根据百度地图数据,目前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整体复工率在30%左右,远低于农历去年同期水平。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本月连续两次召开会议,提及复产复工,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预计本周开始,各地方将因地制宜,分级分区有序复工。在这个过程中,口罩、测温枪等物资供应情况,将是影响复工速度的重要因素,可密切关注相关舆情。
❷ 宏观政策持续接力,力保经济平稳运行。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对疫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不抽贷不断贷;本周预计MLF利率及LPR报价小幅下调。在优惠实体企业的同时,监管层也在帮助银行减轻压力。
银保监会提出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近期有央行专家建议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如果此项政策落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的成本压力。
财政政策方面,第二次下达提前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可以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未来在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有望推出进一步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资本市场政策方面,再融资新规落地,有助于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吸引一定的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入市,提升微观主体活力。创业板注册制预期延后,有助于呵护市场情绪。
丨增量资金接力进场,市场热点随疫情变化有序轮动。
❶ 增量资金接力进场,流动性宽松预期下有望延续。
市场在节后前两个交易日砸出“黄金坑”之后,各路资金交替进场,推动“填坑”行情。节后前两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大举抄底。市场反弹到2800点以上后,北上资金流入开始放缓,而国内资金开始接力。第一周后半周,两融资金开始流入;第二周开始,龙虎榜(仅考虑单日上榜条件)上的营业部和机构席位也从流出状态转为流入状态。目前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而未来货币政策存在进一步宽松预期,增量资金进场仍有惯性。
❷ 市场热点有序轮动,“填坑”行情仍在持续。
随着疫情变化,市场热点也在不断变化。第一周涨幅靠前的板块主要是疫情受益品种,包括医药、计算机、传媒等;第二周涨幅靠前的板块主要围绕复工复产,包括有色金属、建材、房地产等。两周里,北上资金重点买入的板块具有较好连贯性。两融和游资相对灵活,买入靠前的板块呈现较多变化,体现出交易型资金在不断寻找新的进攻方向。中信一级行业中,多数仍未反弹到节前位置,累计跌幅居前的板块普遍属于强周期行业,其中的部分行业将为增量资金提供新的进攻方向。
— 聊配置 —
丨市场有望继续温和反弹,关注两条主线的配置机会。
综上,我们认为疫情数据初现改善,逆周期调节政策不断发力,增量资金接力进场,板块有序轮动,市场有望继续温和反弹。这一轮反弹相对滞涨的估值洼地,将是接下来增量资金大概率流入的方向。可以关注:
❶ 银行、券商等滞涨品种。
银行板块目前估值处在历史底部,且存在政策利好预期。流动性宽裕叠加市场反弹,对券商板块也形成正向支持。
❷ 大科技板块。
再融资新政落地有助于提升科技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大科技板块是全年的主线,短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负面影响,但中长期景气度上行趋势不改,逢回调就是买入机会。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