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认为湖北以外地区疫情数据逐渐改善,企业复工及稳增长政策持续接力,促进经济活动有序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进场,板块间有序轮动,市场有望继续温和反弹。
本周,我们判断在全面复工开启前市场赚钱效应仍将驱动增量资金入市,而资金的惯性接力有望继续驱动市场上扬。但是随着政策由稳市场转向稳经济,货币政策重点由全面快速应对转向结构化定向支持,市场从全面反弹逐步转向回归节前震荡上行的趋势。需要密切关注伴随全面复工而出现的行情拐点。
— 研大势 —
丨三大转变预示市场上扬动能放缓。
❶ 宏观政策由稳市场向稳经济转变。
疫情爆发后,我国采取一系列稳市场的措施,如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第二次下达提前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再融资新规落地等。
由于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大量流动性短期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在金融市场形成了阶段性的“流动性过剩”并整体推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促成了各类主题的轮动上涨。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我们判断政策导向明确向稳经济转变。中央政治局上周五再次表示,要针对不同区域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❷ 货币政策重点由全面快速应对转向结构化定向支持。
2019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上周五政治局增加了“更加”两个字。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也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未来适时适度进行调整。预计流动性仍将保持适度宽松,但是不会出现全面放水。根据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随着逆回购不断到期,春节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已基本收回,近期央行已不再续作逆回购,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未来,央行仍将维持流动性宽松,但预计随着复工以及经济的逐步恢复,货币政策的重点将逐步从为托底经济而采取的全面快速应对,转向出台更多定向政策为受损企业纾困。
❸ 市场从全面反弹逐步转向回归节前震荡上行的趋势。
当前上证综指已由春节前2976点反弹至3039点,由疫情导致的反弹“填坑”行情已经初步完成。复盘节后三周行情,前两周市场北上资金大举抄底后各板块间快速轮动,第三周各路资金交替进场,沪深两市日成交额连续三天破万亿。市场热点题材快速切换,但以科技为主线的上涨路线清晰,基本面扎实的龙头股持续创新高。市场在“填坑”行情完成后,将从全面上涨逐步回到原有轨道。
丨短期内资金接力惯性犹在,但是行情的拐点可能伴随全面复工到来。
❶ 未来1-2周资金接力惯性犹在。
本轮填坑行情,主要是资金面推动。伴随市场上涨,两融余额仍在持续攀升,逼近1.1万亿的规模。目前北上资金仍在温和流入,本月累计流入409亿。
公募基金也在密集发行,截至2月21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71只,发行份额1607亿份。某公募基金当日参与资金高达1200亿元,显示市场资金仍有巨大潜力。目前市场交易活跃,赚钱效应明显,未来1-2周资金接力惯性犹在。
❷ 全面复工或将成为本轮行情出现拐点的信号。
受疫情和股市上涨财富效应的影响,居民用于春节消费的部分资金可能进入股市并加速了市场的上涨。日前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M1增速0%,印证了我们的判断。这可能是受疫情影响,在春节前发放的奖金等,无法通过消费回流企业,因而部分进入股市。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复产复工,预计3月将进入全面复工阶段。作为本轮行情重要的参与者,个人投资者交易活跃度可能下降,获利了结现象可能增多,部分资金或逐步流出股市,行情的拐点可能伴随全面复工到来。
❸ 部分板块估值已经偏高,未来将向业绩回归。
流动性驱动的本轮快速上涨,已经造成部分板块估值偏高。当前创业板滚动市盈率接近64倍,而2019年的峰值水平仅60倍左右,从成交量看,创业板周成交量已创历史新高达1.18万亿元。随着近期年报业绩逐步披露,高估值板块或面临回归压力。尤其是在3月全面复工在即的背景下,投资者存在强烈的获利了结意愿,从而放缓市场继续上扬节奏。
— 聊配置 —
丨市场有望惯性上行,关注两条主线的配置机会。
综上,我们判断在全面复工开启前市场赚钱效应仍将驱动增量资金入市,而资金的惯性接力有望继续驱动市场上扬。
但是随着政策由稳市场转向稳经济,货币政策重点由全面快速应对转向结构化定向支持,市场从全面反弹逐步转向回归节前震荡上行的趋势。需要密切关注伴随全面复工而出现的行情拐点。
配置上,可关注券商、汽车等板块,科技板块是全年的主线,有基本面支撑的科技股逢回调就是买入机会。
❶ 券商、汽车等板块。
流动性宽裕叠加市场反弹,对券商板块形成有力支持;智能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之后国家大力扶持的下一个产业大方向,相关公司将明显受益。
❷ 大科技板块。
再融资新政落地有助于提升科技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大科技板块是全年的投资主线,中长期景气度上行趋势不改,有基本面支撑的科技股逢回调就是买入机会。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