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认为市场消除扰动,蓄力上行,但因短期市场扰动超预期增多,市场承压。
本周,我们认为市场情绪快速降温将使新增资金入市节奏放缓,叠加科创板千亿解禁以及中美摩擦升级,制约市场上行,但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市场不具备持续下跌条件。
建议投资者观望,静待下次入场时机。配置上,关注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可选消费、业绩确定性高的必选消费板块以及受南方水灾和南海局势升温等事件驱动的水利与军工板块。
— 研大势 —
丨增量资金入场速节奏或放缓,资金面进入紧平衡状态。
本轮行情中,爆款新发行基金与北上资金大幅加仓是推动指数快速上涨的主要力量。
上周二调整开启后,场内获利盘套现动力增强,北上资金全周净流出超200亿,内资受舆论降温引导,也逐步放慢进场节奏,同时散户开户节奏大幅放缓,市场情绪降温,短期增量资金入场节奏或放缓。
但在政策友好,国内经济向好以及保险等长线资金不断提高权益资产配置比重的大背景下,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部分获利资金暂时离场,静待下一次入场时机,短期市场走向将取决于存量资金博弈,资金面进入紧平衡状态。
丨国内外扰动重回市场关注,投资者或选择观望。
❶ 海外扰动重回市场关注,扰动市场情绪。
7月以来,美国政客、极右分子不断挑衅中国,先是正式签署“香港制裁法案”,后是南海局势升温,中美摩擦有进一步升级趋势。
同时新冠疫情在美国二次大规模爆发的趋势正在形成,疫情持续扩散对美国消费需求的抑制会持续存在,部分疫情严重州经济复苏前景面临较高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基本面或进一步恶化。在牛市氛围下,市场虽会淡化海外扰动的影响,但随着A股快速调整,海外扰动风险或回市场关注,扰动市场情绪。
❷ 科创板千亿解禁影响风险偏好,投资者或选择离场观望。
根据我们测算,7月22日共有25家科创板公司的31.47亿股解禁,解禁市值规模达2185亿元,实际可减持规模约1200亿。其中创投资本浮盈丰厚,减持动力较强。
虽然实际减持压力相对有限,且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但首批科创板公司解禁对市场风险偏好仍有负面影响,投资者或选择离场观望。丨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市场大幅下跌概率较低。
❶ 2020年Q2国内GDP恢复向好,上市公司盈利边际改善显著。
2020年Q2国内GDP同比+3.2%,前值-6.8%,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发力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迅速恢复,凸显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同时企业盈利也改善明显,截至7月15日,共1515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和快报,中报净利增速较2020年Q1改善显著,随着国内经济不断恢复,上市公司业绩将逐季改善。
❷ 经济向好不会引发政策转向,市场大幅下跌概率较低。
宏观经济向好引发市场对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转向担忧。
我们认为,虽然当前经济恢复较好,但需求端恢复仍慢于供给端。6月社零同比-1.8%,低于市场预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居民消费恢复较慢;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同比-23.5%,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上周央行净投放5300亿,创一个半月新高。
因此,经济向好不会立即引发宏观流动性收紧,市场大幅下跌概率较低。
— 聊配置 —
丨静待下次入场时机,关注三条主线的配置机会。
综上,我们认为市场情绪快速降温将使新增资金入市节奏放缓,叠加科创板千亿解禁以及中美摩擦升级,制约市场上行,但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市场不具备持续下跌条件。
建议投资者观望,静待下次入场时机。配置上,关注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可选消费、业绩确定性高的必选消费板块以及受南方水灾和南海局势升温等事件驱动的水利与军工板块。
❶ 可选消费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旅游、院线、航空及酒店等可选消费板块有望估值修复。
❷ 必选消费
中报披露期,大众食品、畜牧养殖、超市等必选消费板块业绩较好,同时全年业绩确定性依然较高。
❸ 水利、军工等受事件驱动的主题板块
南方持续强降雨、南海地区态势升温,水利板块和军工板块或受到市场关注。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