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月度策略中,我们判断国内经济向好、政策平稳,海外流动性宽松和弱美元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总体将延续基本面驱动的慢涨格局,顺周期的持续性和空间仍可期。
本周,我们认为在PMI数据超预期、国内经济持续修复下,顺周期板块依然是行情主线,并有望向滞涨且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相关资产进行扩散;而在争取收益和规模的年底机构博弈下,顺周期相关板块和新经济板块的轮动节奏短期将会加快。市场仍将延续慢涨趋势,中期继续把握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遇,短期关注年底投资者博弈下的板块轮动机会。
丨PMI数据超预期,疫苗进展积极,国内经济持续修复。
11月PMI超预期上行,其中中采制造业PMI52.1%,较10月回升0.7个百分点;财新制造业PMI54.9%,较10月回升1.3个百分点。制造业扩张速度持续加快,生产、新订单继续改善,景气程度再度提升。中国非制造业PMI56.4%,较10月回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也延续稳中向好的恢复趋势。经济复苏进一步得到验证,往后看向上动能仍将持续。此外,疫苗研发进展积极,欧美部分国家陆续计划接种,有望带动欧美经济明年二、三季度快速复苏。全球经济周期共振,将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续力。
丨基本面复苏下,顺周期行情向滞涨且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资产扩散。
从机构行为、业绩弹性及估值水平来看,顺周期板块仍是本轮行情的主线,其持续性和空间仍可期待,后续行情也有望扩散。截至12月4日,万得全A指数今年已经上涨超过24%,而金融、地产、上游资源品、服务性消费等相关板块的年内涨幅仍然在10%以下。从估值来看,金融、地产、煤炭、钢铁等板块估值的历史分位数仍然处于合理区间内,部分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水平。考虑到经济持续修复下的业绩弹性,顺周期行情有望向滞涨且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相关资产进行扩散。
丨年末机构博弈下,顺周期相关板块和新经济板块的轮动节奏加快。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普通股票、偏股混合)的收益率中位数已经达到46.11%,收益表现亮眼。年末考核将至,“收益比拼”、“规模比拼”带来机构短期博弈行为加剧,板块轮动节奏加快。
消费、新经济板块今年的涨幅明显高于传统金融周期板块,目前收益率前10%基金的三季报重仓也集中在医药、新能源、消费等板块。年底的基金发行规模也依然不低,11月主动权益及混合型(不含偏债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约1238亿元。一些排名靠前的公募基金为了争取排名,年底在布局顺周期的同时,可能会用新资金增配今年表现较好的重仓股,以进一步强化收益。而从规模博弈角度,规模较大的基金为了保住来年的产品规模,也有较强动力在年底提高排名。机构博弈行为,将带来顺周期主线与受益经济复苏的滞涨低估值副线、消费科技医药副线的轮动节奏加快。
综上,我们认为在PMI数据超预期、国内经济持续修复下,顺周期板块依然是行情主线,并有望向滞涨且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相关资产进行扩散;而在争取收益和规模的年底机构博弈下,顺周期相关板块和新经济板块的轮动节奏短期将会加快。市场仍将延续慢涨趋势,中期继续把握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遇,短期关注年底投资者博弈下的板块轮动机会。
❶对于顺周期及相关板块而言,追求高弹性的投资者可关注受益于弱美元+全球需求回暖,业绩弹性较大的基本金属、能源化工板块,以及受益于服务业快速恢复的可选消费品种;稳健型投资者可从低估值、顺周期的视角,关注银行保险等板块。此外,建议关注地产的结构性机会。
❷年底机构博弈加剧,为今年表现较好的板块以及涨幅靠前基金的重仓板块带来轮动投资机会,例如新能源等。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