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稿人
上周,我们认为对于行业政策的变化应理性看待,最恐慌的时点已过。市场分化到极致后,一旦流动性有所扰动,高估值股票可能存在调整压力。市场进入到过渡期的下半场。
本周,我们认为市场强势板块资金拥挤度提升,风格均衡还会延续。近期市场波动主要来自于对产业政策的过度反应,对政策错误解读的行为将会被纠偏。经济基本面数据因为散点疫情原因可能会有一定下修,但市场已经对其充分预期,负面影响有限。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延续均衡配置,在科技制造主线中关注军工、5G等板块,并左侧布局价值消费板块。
研大势
市场流动性保持紧平衡,风格均衡已经开始。
1、市场流动性依旧处于紧平衡,强势板块资金拥挤。
从目前测算的指标来看,8月第一周配置型外资已经从上月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153亿,公募基金发行和净申赎的数据也环比有所改善。
但近一周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仓位净变动还在小幅下降,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水平依旧处于紧平衡之中,难以支撑强势板块的集体上涨。
2、风格均衡正在过程之中,事件冲击或加快调整进程。
从指数层面看,上周的科创板及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弱。尽管新能源和半导体里偏上游的个别细分行业和个股依旧强势,但成长板块整体已经呈现一定的颓势,市场已经处于风格均衡之中。
同时,本周某锂电产业链公司恢复上市,受到首日债转股卖出的影响,该标的需要大量资金承接,将分流整个板块的存量资金,引发板块的情绪调整,加快市场风格再平衡的调整进程。
产业政策扰动将趋缓,宏观政策保持稳健。
1、市场对产业政策反应过度,相关扰动将逐步趋缓。
近期媒体负面新闻造成市场波动加大,相关报道已大幅超出既定的政策框架。例如,政府通过反垄断来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其核心在于防止资本在衣食住行等民生刚需领域无序内卷,但是正常的娱乐活动不应受到影响。
我们预计后续政府对于媒体负面新闻过度蔓延的情况或将进行纠偏,产业政策预期对市场的扰动将逐步趋缓。
2、政治局会议已经提示经济的不稳固、不均衡,宏观政策大概率保持稳健。
7月末的政治局会议相比4月末的会议定调上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已经从“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小”改为“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
宏观政策对经济的托底的意图明显,未来财政政策会提高政策效能,加快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发行,货币端坚持总量中性同时结构偏松。考虑到8月17日将会有7000亿的MLF到期,市场必然会对此有所关注。我们认为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央行会保证流动性的中性偏松,即使当期实行缩量续作,也会在接下来的三季度末及四季度采用一定的货币政策操作,保证市场对于流动性预期的平稳。
美联储Taper预期强化以及散点疫情发酵对市场影响有限
1、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Taper预期强化,对国内影响有限。
8月6日晚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随着美国就业加速修复,美联储Taper预期也将渐行渐近,海外流动性预期面临拐点。但由于海内外政策周期的错位,目前海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钝化。
2、散点疫情引发基本面重估,但市场已经预期充分。
随着疫情扩散,市场对于疫情的影响不断重新评估。
内外需边际走弱影响下,周末的进出口数据小幅滑落;本周即将公布通胀和金融数据,据测算,PPI或重回9.0%,金融数据受到信贷疲弱的影响增速可能回落,且信贷结构呈现票据贷款占比较高的特征;此外,工业增加值预计单月较6月回落0.5个百分点,消费的复苏斜率受拖累,增速进一步放缓。
尽管如此,此轮疫情经过两周的发酵,已经充分被市场预期,市场受到的影响有限。
聊配置
风格均衡还会延续,关注两条主线的配置机会。
综上,本周我们认市场强势板块资金拥挤度提升,风格均衡还会延续。近期市场波动主要来自于对产业政策的过度反应,对政策错误解读的行为将会被纠偏。经济基本面数据因为散点疫情原因可能会有一定下修,但市场已经对其充分预期,负面影响有限。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延续均衡配置,在科技制造主线中关注军工、5G等板块,并左侧布局价值消费板块。
1、科技制造主线中,相对滞涨的板块,如军工、5G。
军工板块具备较高的确定性和性价比,大国博弈背景下行业趋势明确向好,企业订单饱满;5G板块业绩稳健增长,近期有行业龙头发行上市对板块形成催化。
2、消费和医药板块。
左侧布局价值消费板块。消费板块如珠宝、服装等;医药板块建议关注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中,估值有提升空间的优质龙头。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