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认为,地产、通胀、地缘政治等前期扰动因素明显好转。六中全会政策引导下稳增长、防风险的预期增强。碳减排支持工具加持下宏观流动性合理宽裕,市场流动性方面散户游资热炒的阶段或已接近尾声,建议投资者继续布局最受益于上述预期改善的价值蓝筹板块。
本周我们认为,10月经济数据验证了基本面正处于恢复期,中游制造和消费表现亮眼,地产虽然处于风险释放阶段,但相关措施正密集推出。政策酝酿期内,稳经济的主基调确定。存量投资者将在政策明朗之后从犹豫转为入场,增量资金也不断流入。
未来市场主线会更加明晰,蓝筹归来的特征会加强,建议投资者继续坚持价值蓝筹板块。
研大势
宏观经济处于边际修复期,制造业、消费表现亮眼,房地产风险可控。
1、“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制造业、消费超预期改善。
上周公布10月经济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5.2%,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反映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的效果。
此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0.4%,明显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长水平,具有较强的增长动能,预计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支撑。
消费端,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为4.6%,较9月抬升了0.8个百分点,恢复至今年5月份的增速水平,未来居民就业和收入情况仍在复苏,对消费有支撑。
2、地产行业处于风险释放阶段,相关措施正密集推出。
10月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约为3.27%,较前值续降0.7个百分点,单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7%,重点城市的土地流拍也处于高位,房地产行业处于磨底期,仍处于风险释放阶段。
但近期地产管控力度和节奏有所调整,央行的货政报告也强调“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信贷投放也有所提速,地产行业风险可控。
3、中国基本面的比较优势明显,人民币汇率强势表现支撑国内资产。
目前国内的宏观周期处于经济回暖、通胀压力减小的阶段,同时中美关系缓和下海外负面影响减小。
而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目前面临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胀高企的局面。中国的基本面优势明显,在美元指数上升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依旧对美元保持相对强势,国内资产相对海外而言有一定吸引力,利于国内资产在未来的表现。
政策处于酝酿期,稳经济的主基调确定。
1、国内政策重心向稳经济倾斜,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释放明确信号。
7月“保供稳价”政策出台之后,总量层面的经济政策方针相对处于一个真空期。随着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临近,对经济问题的调研、分析及相关举措可能成为下一阶段时间的政策重点。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稳经济的主基调基本确定。各部委及地方在处理地产等经济问题的统筹协调,金融机构信用投放的实际执行都会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释放明确的信号以稳定市场的预期。
2、宏观流动性保持稳中偏松,宽信用延续。
基本面改善,但稳增长压力仍大,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下调了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提出目前经济面临“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的压力,在货币政策定调中删除了“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也再次验证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中会更侧重于前者,预计未来1-2个季度仍将保持流动性的稳中偏松。“宽信用”政策推动下,社融增速也有望企稳回升。
存量投资者将在政策明朗之后从犹豫转为入场,增量资金不断流入。
1、存量投资者在对基本面的担忧之下,此前处于犹豫期。
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造成部分投资者降低对顺周期板块的配置,如消费、地产及相关产业链。
据测算,必选消费风格公募基金的平均仓位在三季度快速下滑至过去三年的最低水平,从历史85-90%降至本月中旬的83%。渠道调研了解到近期中小型私募仓位已降至二季度平均水平,比三季度最高点减仓了8个百分点左右。这部分存量投资者此前在基本面压力之下处于犹豫期,但政策预期明晰之后会重新进入市场。
2、增量资金正不断进入权益市场
截至11月17日,公募基金11月新发规模为430亿元,其中主动权益类产品达到325亿元,超过了10月全月的236亿元。配置型外资11月累计净流入153亿元,较10月全月增加35%。
机构存量和增量资金在稳增长预期之下的流入,也促使市场的蓝筹主线逐渐明朗。
聊配置
继续坚持价值蓝筹板块,关注三条主线的配置机会。
综上,本周我们认为,10月经济数据验证了基本面正处于恢复期,中游制造和消费表现亮眼,地产虽然处于风险释放阶段,但相关措施正密集推出。政策酝酿期内,稳经济的主基调确定。存量投资者将在政策明朗之后从犹豫转为入场,增量资金也不断流入。
未来市场主线会更加明晰,蓝筹归来的特征会加强,建议投资者继续坚持价值蓝筹板块。
1、 景气度向好且上游成本边际改善的中游制造业
前期受成本和供应链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例如汽车零部件、锂电池中游、通信设备等。
2、 保持修复态势且受益提价预期的大众消费品行业
大众消费品行业三季报盈利环比改善明显,且未来受益提价预期,业绩底部已现。
3、 基本面预期较低且估值较为合理的行业
医疗服务、创新药、港股互联网等行业前期受到政策影响,估值已回调至合理区间,配置价值较高;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和建材企业,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预期缓解后有估值修复空间的银行。
2024年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 展望2025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
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平稳运行。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 展望本周,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地产、消费、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美国“鹰派降息”压制后续降息预期,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