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稿人
1、中国6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
评: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上半年金融数据。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2、上半年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评:水利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水利工程建设进展,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开工22项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1769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449亿元,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数量和完成投资均创历史新高。上半年我国新开工水利项目1.4万个、投资规模609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达2.88万个,投资规模超过1.6万亿元。
3、河南对村镇银行客户开展先行垫付
评: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根据案件查办和资金资产追缴情况,经研究,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工作。7月15日开始首批垫付,垫付对象为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含)以下的客户。5万元以上的,陆续垫付,垫付安排另行公告。
4、银保监会发文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服务
评: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将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执行到位,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通知强调,银行机构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帮扶前期信用良好、因疫情暂时遇困的企业,避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5、拟探索建立医疗装备制造集聚区
评: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就《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健全医疗装备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创新体系,营造激励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主导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协作紧密高效、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的医疗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6、教育部等三部门推动校企协同创新
评: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力争利用5年时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问题,新增布局30个左右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100个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突破一大批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7、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获批
评:ETF家族将再添新丁,国内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政策性金融债ETF获批。本次获批的政金债ETF属于跨市场债券ETF,将有利于促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此外,政金债ETF也将进一步完善场内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梯度,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8、今日无新股申购
资讯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东方财富网、WIND资讯、财联社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评: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建设、重点河段河势控制,针对...
1、习近平:把中俄各领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评: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习近平指出,今年3月,我对俄罗斯进行成功国事访问,同普京总统擘画了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蓝图。巩固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希望双方继...